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致麻痹性斜视的治疗及预防。
方法 对2009年~2010年来我院门诊诊治的10例手足口病致麻痹性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1.5岁~5岁,来我院就诊前均被相关医院确诊为手足口病,来我院就诊时均主诉患儿高烧后出现内斜1~2天,其中8例患者有高热惊厥昏迷史。眼部检查:患儿均表现不同程度头位,角膜映光:患眼+7°~+15°眼球运转:麻痹眼不同程度外转受限,视力、裂隙灯、眼底,同视机及复视相检查后均支持麻痹眼外直肌不全麻痹,同时给予阿托品散瞳验光。10例患儿验光结果无屈光问题,给予患儿全身抗病毒治疗,同时给予能量合剂及神经营养药物。
结果 8例临床治愈,2例好转。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头位及眼位正,眼球活动自如,复视消失;好转:头位明显好转,患眼偏斜减轻,复视像距离缩小,眼球运动轻度受限;未愈:头位无改善,眼位仍偏斜,程度无好转,症状无减轻。
结论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10例患儿外直肌不全麻痹均是该病引起的并发症,分析原因可能有二:1. 高热惊厥造成中枢脑桥展神经核功能障碍;2.病毒直接造成展神经或外直肌功能障碍。手足口病致麻痹性斜视经积极恰当治疗后,可得到满意疗效;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避免出现麻痹性斜视并发症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