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内皮炎是以角膜内皮混浊、后弹力层粗大皱折、深基质水肿及角膜后沉着物(KP)为主要临床特征,部分患者可伴有眼内压升高和虹膜睫状体炎。自1982年Khodaddoust首次报告二例原因不明的角膜内皮炎以来,国内外均有个案报告。但目前该病主要依靠病史及典型的角膜病变形态做出印象诊断,尚缺乏实验室的病原学诊断依据。本研究旨在评价间接免疫荧光技术(ⅡF)的诊断价值,并以此揭示病因、指导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