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会议简报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图文]第九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会讯       ★★★
第九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会讯
作者:陈有信 文章来源:中华眼科学会 点击数:14102 更新时间:2005/4/8 0:04:38

   第九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于2004年 9月10日~13日在美丽的江城武汉市胜利举行,这是进入21世纪我国眼科界的又一次空前的盛会。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世纪我国眼科事业的发展,更好更快地反映我国眼科在基础和临床方面的发展水平,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大会组委会在一开始就确立了目标,要在总结上届西安会的基础上将全国眼科大会开成一个真正能反映我国眼科目前迅猛发展水平的具有国际标准的一流大会。与上届大会一样,此次大会论文的征集只要论文摘要,同时征集图片及视频资料,大量增加展板交流的比重,大幅度增加继续教育的比重,将全国眼科大会开成一个融学术交流与眼科继续教育为一体的学术盛会。

经过本届大会组委会、湖北省医学会和全国眼科医师的共同努力,在近半年的征稿时间内,就收到各类稿件达3400多篇,投稿数量又创新高,这从一侧面反映了我国眼科事业空前发展的局面。投稿论文内容涵盖了眼科学各个领域。可喜的是,大会征集到大量高水平的眼科基础研究以及眼科管理、眼科教学方面的论文。论文的作者遍布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和某些较落后地区。更令人欣慰地是,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韩国和美国的自由投稿者,这从稿源上显示了本次会议的国际化趋势。 国内各大眼科机构精心组织,争先恐后。值得称赞的是,福建省在眼科专业委员会徐国兴教授的组织和努力下,投稿数量从上届名列榜尾,到此次大会全省投稿数目达到了202篇,名列全国第四名。从各大单位看,广州中山眼科中心提交了184篇论文,名列第一,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提交了111篇论文,名列第二,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眼科,分别列提交论文第三、四、五名。反映了全国的各大眼科单位对全国眼科大会以及中国眼科事业的空前重视。

本次大会,正式参会代表近2500人,其中有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印度及俄罗斯等国家的50多位外宾,加上展商代表,参会人数达4400人多人。会议铺设了会议幻灯专用的内部网络,设置9个会议室同时开会,较上届增加了一个会议室。大会特别邀请了国际眼科联盟副主席曹安民、世界眼科医师协会主席来自新加坡的林少明教授、来自菲律宾的亚太眼科协会陈庆南教授(Robert Tan)、来自德国的著名眼屈光手术专家Seiler教授、来自日本的著名眼部免疫及感染专家Ohno Shigeaki教授、来自国内的张士元、赵家良及林顺潮教授等20位国内外眼科界顶尖专家从宏观角度介绍眼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大会还邀请了国内外在眼科相关专业卓有建树的学者专家就50多个专题进行了240多个题目的专题讲座,使与会者一方面获得眼科学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同时了解国内外眼科学的最新进展。大会学术委员会从大量的来稿中精心挑选了540篇论文作为口头发言,1088篇高质量的论文作为展板交流。书面交流论文1255篇。视频交流材料10余部。眼科图片展示300多幅。整个4天的会议,内容丰富,应接不暇。

角膜病及其他眼表及泪道疾患方面,收到来稿500多篇。会议发言58篇。在基础研究方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晏晓明报告了大鼠异体角膜缘移植排斥模型的建立及免疫病理机制、北京大学眼科中心田欣报告了角膜营养不良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玉宏报告了抗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影响的实验研究、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刘小伟报告了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替代角膜内皮细胞移植治疗角膜内皮损伤的初步研究、来自韩国的访问学者许永根报告了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dhesion complex formation of cultivated limbal epithelium of rabbit on amniotic membrane in-vitro and in- vivo、旅美学者李志杰报告了Hind Limb Unloading Depresses Corneal Epithelial Wound Healing in Mice,这些研究反映了角膜病基础研究的水平。临床方面,山东眼科研究所谢立信报告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中山眼科中心陈家祺报告的去细胞真皮代替睑板原位眼睑重建术、中山眼科中心王智崇报告的诱导胚胎干细胞向角膜上皮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羊膜遮盖和移植重建急性期烧伤眼表的临床研究、干眼仪临床检查结果的初步分析、泪小点栓栓塞治疗干眼症、雄激素对泪腺上皮细胞凋亡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等论文反映了国内在眼表疾患方面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水平。会议收到了大量角膜屈光手术方面的文章,反映出国内眼科界对角膜屈光手术的兴趣和所做出的大量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

    白内障方面,收到投稿450余篇,其中42多篇论文在会议上报告,近100篇论文展板交流。白内障的基础研究方面,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的申屠形超报告了特殊表型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的超微结构和疾病相关候选基因的定位和克隆其研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陈琳琳报告的单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白内障致病基因的定位与突变研究为基因水平的白内障研究提供了经验。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徐国兴报告了GF-β1、MMP-2、TIMP-2、在真性糖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的表达及意义、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赵宏伟报告的过氧化氢诱导鼠晶状体上皮细胞转录因子-κB表达及凋亡的实验研究、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杨晖报告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 B-3中细胞膜Ca2+-ATPase 同工异构体2 的表达等论文显示了我国白内障基础研究的水平。临床防面,解放军总医院眼科何守志报告了眼内屈光手术现状和展望、中山眼科中心林振德报告了小儿人工晶状体植入、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眼科医院张红及浙江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倪海龙可调节人工晶体的临床应用报告、另外有关多焦点IOL植入、激光乳化的应用、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手术等新技术的应用等大量的临床应用报告。值得提出的是大会上有不少论文是有关小切口白内障, 南京鼓楼医院的李一壮医师报告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与和超声乳化术在手术时间、术后视力、并发症、学习周期、成本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术后视力、手术时间、并发症等均与超声乳化术接近,而手术成本大大降低,认为适合在我国大力的推广该项技术。在本次大会上爱尔康公司举办了“追求无限,探索自然 ”白内障实况手术,向与会代表展示了白内障专家精湛的手术技巧,同时推出了新一代超声乳化设备及防紫外线的人工晶体。

    青光眼方面,大会共收到论文600余篇,其中大会报告论文56篇,展板交流150余篇,书面交流近300篇。学组对整个会议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分为青光眼基础研究、青光眼检查、青光眼药物及手术治疗、青光眼的激光治疗、青光眼的视野及眼底改变等专题展开广泛深入的交流。如家族性开角型青光眼相关致病基因OPTN突变型研究、特异性dsRNA质粒载体对结膜囊成纤维细胞TGFβ2 mRNA表达的研究、C-fos和Calbindin D-28K在视神经损伤大鼠外侧膝状体的表达变化等基础研究均达到了国际水平,十分可喜。人群为基础的视盘形态学研究及倍频视野在40岁以上人群中筛查青光眼的价值的研究达到了较高水平,为青光眼的临床研究提供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手术方面,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青光眼植入物引流术和非穿透性小梁术、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型术、内窥镜手术在青光眼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等内容均代表了国内在青光眼手术方面的现状,有些方面达到了国际水平。

视网膜及玻璃体领域,收到的来稿最多,达673篇,占大会论文总数的21.6%,其中论文报告89篇,展板展示333篇,书面交流226篇,列题交流31篇,视频展示4部。 出席眼底病学组会议人员数量超出历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该专业组数目,创历史最高记录。14个专题讲座内容涉及脉络膜新生血管膜治疗新进展、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的研究新进展、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诊疗新进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诊治进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黄斑孔的处理、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处理、眼后节外伤的处理、眼内硅油填充并发症及处理、Coats病的处理、眼内缓释给药在眼底病治疗的应用。大会还邀请了美国的Mark Tso教授和南加州大学的何世坤教授及香港的林顺潮教授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及老年黄斑变性的基础研究作了专题演讲。此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对于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的新进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专题讲座内容紧密结合国情、及时反映了当今国际的最新动态,给参会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新的分期方法、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诊治新进展、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诊疗新进展等讲座内容新颖,亦使与会人员受益非浅。此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住院医师培养的报告见解独特、对我国现阶段的眼科住院医师培养方法的探索开辟一种新的模式,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和广泛关注,讨论异常热烈。会议演讲论文充分反映国内关于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眼底肿瘤的治疗、黄斑病变、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处理、眼底病的药物治疗以及其他方面眼底病的所开展的工作,特别是对近年来国内开展的光动力治疗、经瞳孔温热疗法在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膜、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眼底肿瘤等疾病治疗工作的结果报道,成绩喜人,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方面,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新方法不断涌现,使手术疗效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在基础研究方面,对于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抑制等方面也进行一定的探索性的研究;此外,新的检查方法在疾病诊治中的使用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眼免疫、葡萄膜炎及眼感染方面,学组组织了15个专题讲座,就葡萄膜炎、眼部免疫与感染相关的基础及最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大会报告论文24篇。中山眼科中心杨培增医师介绍了国内葡萄膜炎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Fuchs综合症的诊断及治疗。天津市眼科医院孙丰源医师介绍了有关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研究进展;北京市同仁眼科中心孙旭光医师介绍了LASIK术后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中T-bet的表达及其意义、大鼠T细胞受体Vb8.3基因的表达和GATA-3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在大鼠脑细胞中的表达;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应用环孢霉素A治疗糖皮质激素不敏感的小柳-原田氏病、天津眼科医院的牛视网膜S抗原的制备与提纯等基础及临床研究均反映了我国眼部感染和葡萄膜炎的临床诊治水平。

    斜视弱视研究方面。会议收到该领域的投稿逾200篇,其中会议发言30篇。斜弱视的基础研究有长足进步,天津眼科医院报告了斜视性弱视猫视皮层皮层突触活性改变、第三军医大学西南眼科医院高朋芬双眼形觉剥夺对大鼠视皮层神经元抑制性突触传递影响的研究、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孔庆兰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的分子遗传学分析、北京大学眼科中心王乐今的水平注视麻痹斜视基因ROBO3的定位克隆与功能研究。临床方面如天津眼科医院报告的不同类型斜视对双眼视功能影响的特征、两种不同类型弱视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山眼科中心的双侧隐匿性上斜肌麻痹的诊断和治疗、山东大学山东省立医院眼科的上斜肌肌腱延长术治疗Brown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规范弱视治疗方法是提高治疗效果关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报告的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等等,均反映出我国在斜弱视及小儿一眼科方面的进展。

眼外伤、眼眶及眼整形方面,投稿十分踊跃,收到来稿400余篇。大会交流论文41篇。眼外伤方面,CNTF和Ad-BDNF对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的影响、活化的巨噬细胞对成年大鼠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VEGF、LDH、MDH 在大鼠角膜碱烧伤中的表达达及与新生血管相关性的研究、玻璃体手术对无光感性严重性眼球破裂伤的疗效、眼内窥镜下睫状膜的切除在重度急性眼内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眼眶病方面,细胞因子对Grave’s眼病患者眼眶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TSHr表达的影响、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影像学诊断、人类视神经管的新一代三维重建影像学、眶颅沟通肿瘤的诊断分析、经睫下皮肤切口与鼻内窥镜下经筛窦联合入路行眶爆裂性骨折整复术等报告均显示了我国近年来眼眶病临床及基础研究水平。眼部整形方面,PLGA 与 rhBMP-2复合物修复眶下壁骨折的应用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鼻眶筛骨折后内眦畸形的晚期整复治疗、钛钉内固定矫正外伤性远内眦畸形、眼睑退缩的手术治疗、CAD-CAM在眼眶整复手术中的应用等研究反映了我国在眼部整形的材料和手术技术方面飞速发展

视光学在我国在临床及基础研究方面,势头迅猛,眼视光学学组共收到眼视光学内容的投稿322篇,内容涉及视光学各个专业内容,包括眼视光学基础理论研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研究、屈光手术研究和近视基础和临床研究。大会邀请了8位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波、挪威、日本等国的著名眼视光学专家,以及7位来自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专题发言,内容函盖如波前像差的应用基础、多焦人工晶体的应用、儿童眼病和角膜接触镜的应用、常戴型角膜接触镜、角膜屈光手术的最新进展、眼内屈光手术、近视研究的发展趋势、近视病因研究现况及展望以及近视的药物治疗研究;有34位眼视光学研究者和眼科医师作会议发言,其中包括来自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的医师。学组还组织了一个单元时间的继续教育内容,包括来自复旦大学眼耳鼻喉医院的戴锦晖医师介绍了医学验光的内容、来自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的吕帆教授介绍了RGP的规范验配、卫生部十年百项推广计划以及OK镜片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来自复旦大学眼耳鼻喉医院的褚仁远教授和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的王勤美教授介绍了正在草拟的屈光手术规范与标准,并在会议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视觉生理方面,有多篇论文涉及视觉生理的基础研究,如动物青光眼模型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神经保护:分子与视网膜电图的研究、RCS大鼠病变发展过程中视网膜及神经节细胞电生理特性研究及动态随机点立体图视觉诱发电位在儿童立体视觉发育中的研究等等。临床视觉生理研究方面,如微视野检查技术在黄斑疾病的应用、双通道多焦VEP检测青光眼性视野缺损的研究等。另外,在眼底病的研究方面,多焦ERG及VEP在评价多种眼底病的诊断和疗效评定方面已经成为十分普及的技术。

眼病理研究方面,大会收到眼病理方面的论文近百篇。在本届大会上主要交流了眼科肿瘤方面的研究成果,如CD147/ BasiginTAP63/NP63与眼睑基底细胞癌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IFN-α2b对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对其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端粒酶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病理学特征相关性的初步研究及眼睑和结膜肿瘤的研究等等。另外如常见眼眶肿瘤病理的10年回顾性研究、儿童眼眶肿瘤的临床分析等报告对临床医师认识此类疾患很有帮助。

防盲方面,社区眼保健和流行病学调查成为防盲工作的热点,如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报告了北京限定区域白内障致残流行病学研究、广州中山眼科中心报告了广州城区学龄期儿童屈光不正的调查、何氏眼科报告的社区防盲和眼保健服务模式的探讨、南通医学院报告了南通市崇川区盲和低视力及眼病流行病学调查,这些研究取得了难得的流行病学治疗,同时为相关政府机构的决策提供了资料和数据。其他如整合利用防盲资源的实践和研究、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的实施和成效等文章报告了在防盲工作中的经验和成绩。

眼科药理方面,会议安排了4个专题学术讲座和11篇论文的报告,另有多篇论文以壁报和书面形式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其中如没食子酸丙酯联合抗真菌药体外抗眼科丝状真菌活性研究、双氯芬酸钠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加替沙星治疗兔眼角膜溃疡的试验研究、玻璃体腔注射哌仑西平对家猫视网膜静脉血流的影响等等放映了国内在眼科药理方面的研究水平。

神经眼科方面,有多篇论文报告了有关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线粒体基因突变的研究。学龄前儿童眼球运动的特点、雪旺细胞源性神经细胞黏附分子L1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再生作用的研究、嗅神经母细胞瘤的MRI及1H-MRS诊断、大鼠视神经不完全损伤视网膜节细胞、视神经变化的研究、首诊于眼科的硬脑膜海绵窦瘘病例分析等文章均显示了我国神经眼科蓬勃发展的形势。

眼科教学是眼科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次大会除邀请国内外从事眼科教育的专家就眼科教育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外,还收到了大量的自由投稿的眼科教育方面的文章,如中外合作办学推动我国眼科和眼视光学研究生教育的创新、眼科学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讨论式教学改革模式初探、医学文献互联网检索实用教程在眼科教学的应用、关于改进眼科学教学探讨等文章反映出眼科同道们对眼科教育的关注和热情。

眼科研究、视觉科学和细胞生物科技在眼科的应用专题,邀请到了本领域国内外顶尖的专家就眼科领域和视觉科学方面的基础研究进行了交流,使我们了解到国内外眼科基础研究的发展状况,显示了我国在眼科基础研究方面的水平。眼球发育基因及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家族性开角型青光眼致病基因筛查、基因打靶与基因功能研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形态学与功能的研究、灵长类近视眼视网膜与视皮层改变的临床意义、视觉形成的神经解剖学基础――感光细胞节段发生发育学特征及其种系差异、蛋白激酶Cα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中对发育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荧光金逆行示踪技术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率等研究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本次大会精心组织的眼科管理专题邀请了国内较有影响的公有国立、民营私立、股份制经营、中外合资等多种形式的眼科医院及眼科专科就市场经济下眼科发展及挑战、成本核算、住院医生培养及学科建设、眼镜与视光学发展等多个话题作了专题阐释,开展了思路,交流了观点,促进了理解,丰富了思想。参会者出乎意料地踊跃,很多参会着站着听报告,情绪高涨,参会者建议明年继续举办此类专题讲座。

本次大会还首次设立了中医眼科和眼科护理专题,收到了大量中医眼科和眼科护理学术方面的论文。中医眼科方面,如中医眼科外用药的研究、中药角膜安抑制小鼠三叉神经节内潜伏单纯疱疹病毒Ⅰ再活化作用的分子机制、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等显示我国中医眼科的研究水平和传统医药在眼科诊治方面的独到之处。护理方面,眼科专科医院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舒适护理模式的循证研究、青光眼患者引流阀植入术后结膜渗漏的观察护理等文章显示了我国眼科护理科研和临床的水平随着眼科整体科研和临床水平的提高而大有进步。

本次大会视频交流会场,甚受参会者的欢迎。其中北京同仁医院的魏文斌医师提供的眼内肿瘤的手术治疗、褚仁远医师提供的Epi-Lasik手术、北京同仁医院杨勋医师提供的眼内窥镜直视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高水平的手术录像,充分显示了他们高超的手术技术,反映了我国眼科手术的发展水平。

本次会议经过大会评奖委员会评出优秀论文20名、优秀展板奖各20名,拓普康优秀眼科图片奖10名,优秀视频资料奖5名。

本次大会为西部及贫困边远地区优秀眼科医师、全国优秀眼科住院医师提供50个名额的参会奖学金。使得一些边远和贫困地区的优秀眼科医师能有机会参加全国性的眼科盛会,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大会评选出中华眼科杰出贡献奖2人,该奖项分别由为多年来为中国眼底病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严密教授和廖菊生教授获得。中美眼科学会为在眼科教育和眼科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李子良教授和谢立信教授分别颁发了金钥匙和金苹果奖。同时为在眼科学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赵堪兴等13位医师颁发了优秀学会工作奖。

本次大会还选举了新一届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会。选举47名来自各省市的眼科医师为新一届眼科学分会的委员。其中赵家良医师再次当选为新一届眼科学分会的主任委员,选举葛坚、赵堪兴、黎晓新医师为副主任委员,褚仁远、徐亮、何守志、谢立信、王宁利、马景学、崔浩、陈晓明、阴正勤、姚克、郭希让为常务委员。

本次大会开幕式为获得中美眼科学会颁发的金苹果和金钥匙奖,同时请到了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及来自香港和澳门的眼科专家参加大会开幕式,显示中国眼科与世界眼科的交融。来自澳门的眼科医师首次参加本国的全国眼科大会,并在开幕式上发言,情景十分令人感动。只可惜此次没有台湾医师参会,我们期待那一天,祖国大陆和港澳台的眼科医师走到一起,共同举办我们的全国眼科学术会议。开幕式还演出突出湖北地方特色和楚文化的文艺节目,大家其乐融融。9月12日晚,举办了大型的文艺演出“光明颂”,所有节目全部由眼科同仁演出,无论艺术性、思想性还是娱乐性都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称赞。大会提供了互联网服务,每天发布会议的相关消息。出版会议新闻报纸两份,为与会者及时提供会议信息,丰富了会议的生活。大会还为会议专门设计了邮票和首日封,成为本次大会的一个亮点。

本次大会除学术交流外,吸引了70余家国内外眼科仪器设备厂商和医药制造商参加规模空前的眼科新科设备、产品和技术的展览,其规模之大,当为历届眼科大会之最。

    总之,本次大会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眼科医师在基础研究、临床诊治和眼科医疗技术水平的一次集中地展示,是一次与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学术会议接轨的又一次尝试。会议取得了预期的成功。(陈有信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