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角膜营养不良的共焦显微镜研究 | 
					 | 
					作者:王琪,陈…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510060  点击数:1630  更新时间:2004/6/15   
                                                      
                                                       | 
					 | 
					| 目的  应用共焦显微镜研究角膜营养不良的形态学改变。
方法  对3例前极部营养不良、1例斑块状营养不良、1例颗粒状营养不良、1例后极部多形性营养不良及2例Fuchs内皮营养不良病人患眼行常规裂隙灯检查及共焦显微镜检查。对角膜上皮细胞、基底膜、角膜细胞、后弹力层、内皮细胞进行形态学评价,并对异常发现进行定位。
结果  在前极部营养不良、斑块状营养不良病人中,因角膜基质的大片高反光不能观察到其后的结构。在前极部角膜营养不良中,共焦显微镜显示病变主要累及前部基质,由散在的高反光光斑融合为大片光斑。病变组织开始于上皮层,但仍可见正常的上皮及基底细胞。斑块状角膜营养不良中可见基底细胞未受累,但相邻的浅层基质即开始出现高反光,其后结构不能看清。在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中可见中部基质受累,其余结构均正常,异常反光之间的基质细胞形态学正常。后极部多形性营养不良病例中见后部基质细胞反光增强,细胞内见散在针尖样反光点,内皮细胞及上皮细胞未见异常。早期Fuchs内皮营养不良可见内皮变大,呈多形性,散在角膜小滴,上皮及基质未受累。晚期可见上皮大泡及基质高反光,不能显示内皮细胞形态。
结论  共焦显微镜检查可显示角膜营养不良病变的累及部位,确定异常物质沉淀与细胞的位置关系,有助于角膜营养不良的诊断和治疗。
  |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角膜深板层内皮移植术的两年临床观察 下一篇会议投稿: 泪膜相关角膜形态的特征 |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