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种不同类型弱视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
|
作者: 刘 虎 … 文章来源:天津市眼科医院 300040 点击数:1751 更新时间:2004/6/15
|
|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检测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在不同刺激条件下BOLD信号变化,从皮层整体水平探讨两种不同类型弱视的发病机制。
研究方法:采用空间频率分别为0.25、0.5、1、2 c∙deg-1,时间频率为8Hz,对比度87% ,翻转频率8 Hz的黑白棋盘方格翻转刺激,以GE1.5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16例斜视性弱视、12例屈光参差性弱视全脑BOLD-fMRI 信号。对视觉相关皮层进行功能定位;定量比较两种不同类型弱视双眼像素指数以及不同空间频率刺激对皮层神经元平均活动水平的影响。
研究结果:两种不同类型弱视枕叶视皮层、颞下回、后顶叶都有不同程度的兴奋。主要兴奋区位于距状裂周围的枕叶视皮层。斜视性弱视组双眼像素指数为16.50±3.87%,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双眼像素指数为50.64±6.80%,斜视性弱视组双眼像素指数较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明显减小(t= 17.20, P<0.05)。选用高空间频率刺激时(1、2 c∙deg-1),斜视性弱视组弱视眼驱动皮层神经元平均活动水平较对侧眼降低;当空间频率为0.25、0.5 c∙deg-1时,斜视性弱视组两眼驱动皮层神经元平均活动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在不同空间频率刺激时,弱视眼驱动皮层神经元平均活动水平均较对侧眼降低。
结论:两种不同类型弱视可能从不同途径影响视觉神经通路的正常发育,临床应针对不同类型弱视的发病机制进行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儿童上睑下垂眶横韧带内悬吊的手术治疗 下一篇会议投稿: 综合疗法治疗近视性弱视的远期疗效分析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