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应用Pentacam对不同设计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前房稳定性进行评价
方法 选择2010年06月至2010年12月间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72名患者94只眼,年龄范围为54~75岁,所有患者依据植入人工晶状体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为:植入单片式人工晶体组(Acri.Smart 36A,Acri.Tec)38只眼、植入三片式人工晶体组(KS-3Ai,Canon Staar)34只眼及植入可调节人工晶体组(Tetraflex,LensTec)22只眼,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于术前1天、术后1周、术后3个月对所有患者散瞳情况下测量450、900、1350及1800径线上中央前房深度,对各组术前术后前房深度的变化值进行比较。运用方差分析方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术后1周与术前相比,三组的各径线中央前房深度的变化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植入可调节人工晶体组术后1周中央前房深度的变化较小,与其余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三组的中央前房深度的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不同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房稳定性均较好,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深度变化幅度低,可达到良好的术后眼内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