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内斜V征的手术治疗和临床特点。
方法 总结我院儿童眼科2007年-2010年38例住院手术的内斜V征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双眼视功能。
结果 患儿合并双眼下斜肌功能亢进18例(47.37%),单眼下斜肌功能亢进13例(34.21%),行下斜肌减弱术和常规水平直肌后退和/或缩短术;不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7例(18.42%),2例行水平肌垂直移位术, 5例仅行水平直肌后退和/或缩短术。术前上、下注视眼位的斜视度数差为15△~40△,平均为 22.7△。其中15△~20△者有 21 例(55.26%),21△~30△者 14例(36.84%) ,≥31△者 3例(0.79%) 。术前水平斜视度数平均为38.4△,术前同视机检查发现有双眼单视功能者6例(15.79%),均无立体视觉。术后至随访末,眼位正位,内斜V征消失者29例(76.32%),V征缓解者5例(13.16%),V征仍然存在者4例(10.53%),上、下注视眼位的斜视度数差平均为6.8△,水平斜视度数平均为4.6△。术后经过弱视治疗和视功能训练后,有23例(60.53 %)获得双眼单视功能,其中9例(23.68%)恢复立体视功能。
结论 内斜V征发病年龄早,多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减弱下斜肌功能可有效矫治内斜V征。不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者,行内直肌后徙并向闭口端移位术或常规水平直肌后退和/或缩短术,也可有效矫治内斜V征。术后患者立体视功能恢复情况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