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3届全国会 >> 角膜病13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一家系三代四例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一家系三代四例
作者:胡乃民 文章来源: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昆山市前进西路91号 点击数:1990 更新时间:2008/1/5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一家系三代四例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15300) 胡乃民 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张红雨
目的:研究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GCD)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家系调查。结果:发现一家系三代四例。结论:GCD是一种临床比较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角膜病变。1 病例报告先证者,陆××,女,54岁。主诉右眼视力下降,伴畏光、流泪十年。于2006年5月16日来院。裸视力:右0.8,左1.0。眼压:右21mmHg,左19 mmHg。裂隙灯:双眼结膜轻充血,角膜中央6mm范围内实质层较密集、不规则、灰色点片状混浊,混浊区间角膜透明,边界清楚,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余未见明显异常。(附:外眼照片)先证者的女儿,26岁。母亲,82岁。哥哥,57岁。三人角膜情况同先证者。(附:家系图)2讨论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约为97%,子代发病率近50%,可连续数代遗传。一般不伴有全身疾病。从童年即可开始发病,但病情进展缓慢,常常到中年以后才会被发现。病变多侵犯角膜中央,裂隙灯下可见中央部角膜实质浅层有多个散发的、灰白小点组成的面包渣样混浊,边界清楚而不规则,形成局限的雪片状、星状、圈状、链状等不同形状的混浊。50岁后混浊区可开始呈毛玻璃样改变。角膜表面光滑,双眼病变对称,无新生血管生长。治疗上早期主要为对症,晚期病情严重者可试行PTK角膜切削、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