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2届全国会 >> 白内障12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不同方式白内障摘除术后角膜组织学改变的比较         
不同方式白内障摘除术后角膜组织学改变的比较
作者:赵江月 王…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 沈阳 110005 点击数:1192 更新时间:2007/6/14 17:10:17
目的:利用激光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超声乳化、射流乳化(水乳化)白内障术后早期角膜组织学改变。 方法:选择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38例(40眼),平均年龄63.3±3.6岁。分为两组:A组为射流乳化组,B组为超声乳化组,所选患者术前均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核硬度按照Emery分级方法为III级。两组分别在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摘除术,射流乳化白内障摘除组应用预劈核技术后进行射流乳化,I/A吸除皮质,植入ALCON Acrysof SA60AT或SN60AT人工晶体一枚。使用德国海德堡激光角膜共聚焦显微镜HRT-III,于术前、术后1天、7天、15天、30天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角膜组织学改变。 结果:观察两组角膜中央区及角膜切口处细胞形态及细胞计数。细胞形态的改变:手术后两组角膜单位面积的上皮细胞数量均减少;上皮下及前基质层可见明亮的神经纤维,局部神经纤维断裂;基质层细胞均减少,体积变大,形状不规则,局部边界不清。局部可见明显的后弹力层皱褶,内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六角形细胞减少。计数两组角膜上皮下10um处细胞数量,300um处角膜基质层细胞数量,及角膜内皮细胞数量。细胞计数结果显示术前、术后早期角膜细胞数量的变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术后一个月角膜细胞数量的变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射流乳化及超声乳化术后早期角膜均有一定的组织学改变,射流乳化组角膜组织学损伤小于超声乳化组。
会议投稿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