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2届全国会 >> 视光学12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儿童远视的屈光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儿童远视的屈光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王利华  … 文章来源:山东省立医院眼科(济南市经五路324号 250021) 点击数:1160 更新时间:2007/6/14 15:02:34
目的:探讨儿童远视的屈光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经连续观察治疗的91例(177眼)远视儿童的屈光状态变化,初诊年龄(4.92±1.51)岁;观察结束年龄(9.31±1.67)岁;观察时间(4.40±1.34)年。每年使用1%阿托品睫状肌麻痹后由同一资深验光师进行视网膜检影验光1次,根据睫状肌麻痹前后及戴镜前后的眼位变化,给予全矫或保留不同程度的调节,配戴框架眼镜矫正治疗。根据年龄、远视程度、合并散光的程度、性别、有无弱视及遮盖治疗、屈光矫正程度等因素进行分组分析。结果:(1)观察期间总球镜屈光度减退(1.70±1.86)D,年球镜屈光度减退(0.38±0.46)D;总柱镜屈光度增加(0.27±0.97)D,年柱镜屈光度增加(0.07±0.24);总等效球镜屈光度减退(1.71±1.55)D,年等效球镜屈光度减退(0.39±0.35)D。(2)等效球镜屈光度值随年龄增长早期略有升高,以后下降;而球镜屈光度值与散光值在同一时期内此消彼长,但前者的变化值较后者大。(3)高度远视组在第1~3年的年屈光度减退值和平均年屈光度减退值明显大于低度和中度远视组(P<0.01)。(4)女性组的平均年屈光度减退值大于男性组(P<0.05)。 (5)不同散光程度三组比较,年远视屈光度减退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双眼弱视组的年屈光度减退值小于视力正常组(P<0.05);遮盖组的健眼与弱视眼年屈光度变化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欠矫>+1.25D组年屈光度减退值大于全矫或欠矫≤+0.5D组(P<0.05)。。(8)不同屈光矫正程度三组的平均屈光度值在年龄6岁以前均有小幅度的波动,7岁以后逐年下降,以欠矫≥+2.0D组下降速度较快;欠矫≥+2.0D组在8岁之前的年屈光度减退值较大,而其他两组在7岁之后年屈光度减退值较大。(9)年屈光度变化值与年龄及屈光矫正程度呈正相关(P=0.000、P=0.038)。 结论:远视儿童随着年龄增长,远视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远视程度、屈光矫正程度、性别、合并弱视均影响远视儿童的正视化过程。
会议投稿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