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2届全国会 >> 眼底病12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急性视网膜坏死模型的实验研究         
急性视网膜坏死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雅臻  …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 眼科 130041 点击数:1720 更新时间:2007/2/28 8:57:48
目的:在兔眼上建立有效的实验性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ARNS)模型,为研究ARNS奠定基础。方法:健康成年灰兔24只,体重2~2.5kg,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和对照组(4只),建模型前行眼科检查,排除眼科疾病,术前3天以氯霉素滴眼液每日3次滴眼。采用视网膜下注射的方法建立ARNS模型:取兔右眼,以1%美多丽散瞳,速眠新Ⅱ(0.3ml/kg)联合氯胺酮(0.2ml/kg)臀肌肌注麻醉生效后,以庆大霉素注射液冲洗结膜囊,沿角膜缘剪开结膜,使巩膜暴露。用6号针头沿切线方向插入鼻侧或颞侧近视网膜后极部巩膜,达视网膜下间隙,然后用10µl微量注射器沿此小孔插入,于视网膜下间隙缓慢注射10µl HSV-1 SM44病毒液(PFU值约10000) ,对照以等量无菌PBS 溶液代替病毒液,进针后停留约35秒,轻轻抽出针头。每眼注射1孔。术眼以0.5%盐酸金霉素眼药膏涂布以防止细菌感染,每日3次,持续7天。术后1、2、3、4、7、10、12、14、21、28天及6周分批处死动物取出双眼标本,处死前兔双眼行眼底镜观察。标本经不同处理后分别行组织学观察及透射电镜观察,以检验模型的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12天、15天分别死亡1例动物;8例动物玻璃体积血,其中4例影响眼底观察;2例发生外伤性白内障,影响眼底观察;术后2、4天眼底镜下可见小片局灶性视网膜坏死,视网膜发白、视网膜下有小的出血点;1周时坏死灶扩大;2周时坏死灶融合成片,其中9例发生视网膜脱离;3周时所有动物均发生视网膜脱离,脱离范围于接种病毒区周围2~4mm;6周时视网膜炎稳定,未见活动性病灶。组织切片可见7天时实验组动物视网膜坏死、存在病毒包涵体和炎性细胞浸润;有15例实验组动物发生脑膜炎,主要发生在7~21天,表现为组织学可见脑组织有病毒包涵体和炎性细胞浸润。透射电镜观察可见所有实验组动物玻璃体及视网膜内有病毒颗粒。对照组动物所有眼反应轻微,玻璃体内未见明显炎症反应,未见视网膜脱离;组织切片观察玻璃体及视网膜未见炎性细胞浸润;透射电镜观察玻璃体及视网膜未见到病毒颗粒。结论:通过在兔眼视网膜下注射HSV-1的方法可建立ARNS模型,方法简便、实用、有效。
会议投稿录入:ms_liushu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