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分泌减少性干眼症治疗转归的定量检测
作者:吴洁  朱…  文章来源:陕西省眼科研究所 西安市眼科医院 710002  点击数1621  更新时间:2005/6/29 15:00:26  文章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在分泌减少性干眼症治疗过程中应用角膜共焦显微镜、结膜印迹细胞学定量检测,了解病变角膜上皮细胞、结膜细胞的治疗转归。 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为分泌减少性干眼症患者21例(41只眼)。双眼20例(40只眼),单眼1例(1只眼),其中男性9例(18只眼),女性12例(23只眼),年龄17岁—66岁,平均年龄42.4岁。印迹细胞检查对患者的干燥程度分级(Tseng分类法),应用NEDIK公司 CS3 型角膜共焦显微镜观察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的形态学改变,定量评价同级干燥程度下治疗前后角膜上皮细胞密度的变化(统计学t检验)。 结果: 1.印迹细胞检查:治疗前≤II级6只眼,III级25只眼,≥IV级10只眼;治疗半年后≤II级19只眼,III级17只眼,≥IV级5只眼。半年印迹细胞分级改变 ≤II级为46.3%, III级为41.5%,≥IV级为12.2 %。 2.角膜共焦显微镜下细胞形态学改变:治疗前(1)干燥斑处有明显的角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区,反光极强;细胞间隙明显增宽、局限上皮细胞缺损、排列稀疏,细胞排列层、细胞密度下降。(2)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出现分支杂乱、异常走行弯曲,神经纤维不均匀增粗、增生改变,检查中未见上皮下神经纤维5只眼。治疗半年后(1)局限上皮细胞缺损、排列稀疏,区域性细胞密度增加。(2)上皮下神经纤维少数病例仍可见分支杂乱、异常走行,单个视野下个别神经纤维不均匀增粗、增生改变, 3.角膜共焦显微镜下角膜上皮细胞密度改变:患者21例(41只眼)中,治疗前印迹细胞≤II级上皮细胞密度676±120个/mm2,III级上皮细胞密度577±81个/mm2,≥IV级上皮细胞密度511±127个/mm2;治疗半年后印迹细胞≤II级上皮细胞密度876±101个/mm2,III级上皮细胞密度698±115个/mm2,≥IV级上皮细胞密度664±79个/mm2。同级干燥程度下角膜上皮细胞密度治疗前后分别比较,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应用结膜印迹细胞和角膜共焦显微镜定量观察分泌减少性干眼症,实现了在同级干燥程度下角膜、结膜细胞三维形态学观察,从而定量评价干眼症临床治疗转归的效果。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