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不同手术方式在晶体不全脱位的手术治疗。
方法 对12眼晶体不全脱位作品体摘除,其中超声乳化吸除6眼,属II级核3眼,III级核3眼;其中晶体脱位范围1/4为3眼,1/3为2眼,1/2为1眼;囊外摘除2眼,其中脱位范围1/4为1眼,1/2为1眼;针吸术2眼,适用于软核病人,脱位范围1/4为1眼,1/2为1眼,抽吸时注意不要将囊膜吸入注吸口;囊内摘除术2眼,均为脱位范围2/3;对于玻璃体脱出的或晶体与玻璃体搅混无法吸除干净的,行玻璃体前部切割术。
结果 术后视力提高11眼,一例不提高的原因为术前已存在视网膜脱离。前房型人工晶体4眼,位置正常;后房型人工晶体中心位置正常6眼;人工晶体轻度偏位2眼。
结论 晶体脱位现代治疗要求消除并发症和提高视力。随着现代显微手术技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方式的多样化,使晶体脱位不同手术方式可选择,手术适应症放宽,手术变得安全,术后不仅消除并发症,还可以提高视力,对晶体脱位的手术指征放宽至:1 继发性青光眼药物难以控制。2 严重影响视力,出现复视。3 色素膜炎反复发作。4 晶体脱位于前房或一侧嵌顿于瞳孔领。5 视力低于0.3,二眼视力明显差异。6 已形成白内障可作为晶体摘除的手术指征。手术操作易出现问题的防范:1 术前散瞳 便于手术能看清晶体位置、韧带离断的情况。2 前囊去除的方式,囊膜镊环形撕囊,可控制囊袋口的大小,不增加晶体韧带的离断。3 前房注入粘弹剂稳定前房保护角膜内皮。4 水核分离,可稳定晶体囊袋。5 晶体与玻璃体搅混作玻切。6 对后囊不完整的或已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则必须作虹膜周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