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光动力疗法联合不同激光及抗VEGF药物(Bevacizumab)治疗黄斑部CNV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丁琴  文章来源: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全军眼科中心  点击数463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PDT)联合不同激光及抗VEGF药物(Bevacizumab)治疗黄斑部CNV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 我院门诊经直接或间接眼底镜、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黄斑部CNV的患者,其中 AMD:102例105眼,PM: 53例53眼,中渗: 25例26眼, PCV: 10例10眼,所有患者均行PDT治疗,但根据病情选择不同方案:对病灶在黄斑拱环内行PDT治疗,对拱环外病灶选择氪黄激光及微脉冲激光治疗,对合并黄斑部严重出血水肿的病例选择经瞳孔温热疗法(TTT) ,水肿为主选择TA球后注射,多波长激光、微脉冲激光、TTT根据病情选择在PDT治疗前后,玻璃体腔内注入Bevacizumab选择在PDT治疗后。经眼底镜、FFA、ICGA及OCT检查证实患眼黄斑部仍有活动性病变,经与患者沟通同意后,选择注入Avastin。随访时间定为1周、1、2、3、6月、以后每3月为检查循环周期。记录联合治疗前后患眼的视力、眼压、FFA、ICGA和OCT的结果,随访时间为3~36个月。
结果 194眼随访3-36个月,平均12.1个月。术前视力:0.02-0.4,所有患者视力在联合治疗后得到不同程度提高或稳定,最后一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0.08-1.2。视力提高6行以上者90眼(占46.39%),视力提高4行以上者46眼(23.71%),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43眼(占22.16%),视力保持不变但症状改善者15眼(占7.73%)。OCT复查显示黄斑部水肿、出血明显消退吸收;FFA&ICGA显示黄斑部CNV病灶在联合治疗后未见荧光渗漏。全部病例未见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PDT可直接封闭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已得到证实,但出血水肿严重的患者往往影响PDT疗效,且视力提高不理想,PDT术后CNV复发、需重复治疗一直是困扰眼科医生的难题,因此带来的昂贵治疗费用也为普通的国人所不能接受。我们的体会是:CNV合并有黄斑区明显水肿PDT联合TA+TTT治疗,出血严重、距中心凹500μm 外的CNV先行氪激光治疗近中心凹的复发CNV可再行微脉冲激光封闭, Bevacizumab抑制血管新生和血管渗漏,PDT后玻璃体腔注射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减少复发,对CNV引起的黄斑部出血、水肿,TTT的疗效优于PDT,对黄斑拱环以外的CNV进行TTT激光,微脉冲激光,氪黄激光治疗则更为经济。通过联合治疗有效减少CNV的复发,明显减少PDT的治疗次数,促进了患者视力稳定或提高患者视力,是更适合中国国情的黄斑部疾病的激光治疗方案。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