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早期临床观察
作者:胡文学  文章来源: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眼科  点击数274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观察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早期临床临床特点,以期帮助诊断。
方法 设计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疑诊对象”的标准,进行临床观察,最终成功观察到31例患者发病24小时内和随后连续两天的视力,眼球充血,角膜水肿,角膜后沉着物(KP),前房Dyndall现象,瞳孔光反射,眼压等。记录患者的症状和当天的诊断情况。
结果 即使最终31例患者都能诊断为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但在发病24小时内就诊时仅15例(48.4%)能诊断,随后连续两天能诊断的依次为23例(74.2%),29例(93.5%)
结论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临床可以分三型:①典型青睫综合征,②KP型,③高眼压型。KP型和高眼压型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眼胀和KP是其重要的症状和体征。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