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不同人工晶体植入术式治疗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的疗效对比
作者:党光福  文章来源: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点击数430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探讨4种人工晶体植入术式对伴有晶体悬韧带断裂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效果比较

方法 统计20051-201010月间白内障合并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排除标准为晶状体囊袋未保留者、未植入人工晶体者。有51例(51眼)纳入统计范围,男47例,女4例;平均年龄50.2岁。外伤性晶体脱位者39眼,原因不明者12眼。病史3~5年,平均14.9天。术前视力光感~0.4,眼压8~54mmHg,平均27.2mmHg. 裂隙灯和UBM检查晶体脱位范围均小于120度。手术为同一医生操作,根据手术技术的掌握和医院备用的器械的条件,结合术中的情况,将手术分为4类:晶状体囊袋内单纯张力环植入人工晶体植入术(A组),睫状沟缝线固定的张力环植入术(B组),人工晶体攀睫状沟缝线固定光学部囊袋内崁顿术(C组),人工晶体单攀虹膜后缝线固定植入术(C组)。本组病例IOL光学部均囊袋内植入。联合前玻璃体切割术的22眼,联合青光眼术14眼,联合瞳孔成型术的38眼。

结果 随访3~2年,矫正视力0.539眼,平均眼压21.0mmHg。裂隙灯和前节OCT检查结果见表一。

 

A n=27

B n=13

C n=4

C n= 7

IOL偏位

2

1

0

1

IOL倾斜

5

0

2

2

囊袋收缩

7

3

1

1

IOL脱出囊袋

1

0

0

2

IOL囊袋复合体震颤

15

1

1

0

IOL囊袋复合体脱位

0

0

0

0

结论 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一直是眼科挑战性手术之一,本文对比了4种不同的人工晶体固定术式,认为带有睫状沟固定的囊袋张力环植入术对术后IOL的稳定性和光学效果好于其他术式,虹膜缝线固定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张力环不具备或囊袋意外脱位情况下有效的解决方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