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影响眼内异物视力预后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喜梅  文章来源:山西省眼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病科  点击数343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分析外伤性眼内异物合并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及影响视力预后的临床因素。
方法  回顾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眼球穿孔伤合并眼内异物123例(126眼),排除眼前节异物、巩膜异物、眼球破裂伤严重致眼球摘除及无连续随访资料的患者43例(43只眼),入选患者80例(83只眼)。采集患者临床资料、眼科检查、眼眶CT异物定位及B超等结果;记录手术过程,观察术前、术后并发症及视力结果。随访8~15个月。应用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83眼IOFB中感染性眼内炎发病率为43.37%(36/83),IOFB合并眼内炎组可见异物在眼内存留时间更长(t=15.429,p=0.017)。IOFB是否合并眼内炎与患者年龄、性别、眼别,致伤原因,伤口部位,异物性质、大小、数目,及异物在玻璃体腔内位置、是否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因素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在合并眼内炎组应用硅油的病例更多(x2 =31.781,P=0.000)。两组病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视力明显提高(合并眼内炎组 x2=13.504,p=0.019;不伴有眼内炎组 x2=9.969,p=0.036);IOFB不伴有眼内炎组的术前及术后视力与合并眼内炎组的术前( x2=26.217,p=0.000)、术后视力( x2=14.417,p=0.016)相比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每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视力均无相关性(IOFB合并眼内炎组r=0.215,IOFB不伴有眼内炎组r=0.354,P<0.05),说明术前视力基本反映了视力的预后情况。15眼(18.07%)异物直径大于5mm,异物较小的患眼术后视力明显较好( x2=20.445,p=0.001)。43眼(51.81%)合并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无相应视网膜病变的患眼术后视力较好( x2=35.739,p=0.000)。
结论  眼内异物延迟取出是导致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主要因素;术前视力差、眼内大异物、合并眼内炎、视网膜裂孔、脱离等与视力预后差有明显相关性;玻璃体手术取出异物联合硅油填充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视力预后。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