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转归与病理分析
作者:孙毅 邓应…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成都国学巷37号 610041   点击数880  更新时间:2011/5/13 11:58:00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术前检查更合理的指导真菌性角膜炎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以及分析影响真菌性角膜炎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收治入院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31例,观察分析临床特点、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图像、治疗过程、病理检查结果、临床转归。将所有共焦、临床、病理检查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包完成统计学分析。结果:KAPPA检验示共焦深度与病理深度的一致性较好,P=0.000<0.5;临床表现中,前房积脓与共焦深度存在回归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前房积脓与病理形态存在回归关系(P<0.05);前房积脓、菌丝浸润深度、真菌生长形态3个指标与真菌性角膜溃疡预后有相关性(p<0.05),提出可能导致预后差的3个条件:①前房积脓>2mm;②菌丝浸润深度>300μm;③真菌生长形态为垂直生长。结论: 激光共焦显微镜用于定位菌丝浸润深度方面的可靠性较好。临床表现中,前房积脓越严重,菌丝浸润深度越深、菌丝为垂直生长的可能性越大。临床医生可通过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共焦显微镜检查来帮助推测真菌生长形态,进而判断预后、是否可行LKP。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