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感光细胞节段形成的神经发育学特征及其种系差异
作者:李根林1 …  文章来源: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 2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3 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  点击数3826  更新时间:2008/5/21 9:39:49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通过感光细胞节段神经发育学特点和不同种系节段结构发育程度差异分析, 了解感光细胞节段形成的共性规律和种系差异,为阐述视觉形成机制提供神经解剖学基础,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胚胎人, 新出生期小牛及rd/rds小鼠等视网膜为研究对象, 以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为手段, 观察感光细胞节段超微形态学特点。结果: (1).人胚五月时, 内外节段均未见, 外界膜不显, 缝隙连接偶见, 感光细胞核形态和染色质分布不均; 人胚六月时, 可见细小内节段, 外节段盘膜不显, 外界膜欠清, 感光细胞核染色质分布不均; 人胚七月时, 内节段多见, 幼稚纤毛和外节段可见, 但盘膜不显, 感光细胞核染色质不均; 新生期内节段较长, 纤毛多见, 外节段盘膜不显,部分呈“芽泡”样, 外界膜显见, 多见缝隙连接, 感光细胞胞浆内见“宽距横纹结构”。(2). 种系比较: 新生期小牛感光细胞节段成“蘑菇”样外观, 外节段中多见盘膜, 除与节段长轴垂直外, 部分盘膜还与长轴平行和斜形排列, 且节段末端含较多囊泡样结构。小鼠也呈类似结构特征,均明显成熟于前述的人同期感光细胞节段。(3). 动态观察rd/rds小鼠模型, 见出生后2周起, rd模型中感光细胞节段渐变小, 发育迟缓, 在3周时, 变性加快, 内节段变小,外节段未见, 4周时, 感光细胞核大部变性坏死。 而rds模型从4周时渐见感光细胞的部分退性改变。 结论: (1). 胚胎人感光细胞节段属发育初期, 具有较强的生长潜能, 适用于视网膜移植等研究; (2). 人感光细胞节段形成和发育晚于牛和小鼠,直接影响视觉形成和塑型过程; (3). 退行性视网膜病变过程中, 感光细胞退变程度与病变类型密切相关, 早期干预是治疗关键所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