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波阵面最优化切削与Q值调整的个体化切削治疗近视的对比研究
作者:汪 凌、王…  文章来源: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325003  点击数3447  更新时间:2007/6/26 12:59:24  文章录入:Ling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波阵面最优化切削与Q值调整的个体化切削两种准分子激光切削模式术前与术后的Q值、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球差、三阶像差均方根值、低对比度视力以及安全性、有效性和预测性,评价两者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将接受采用德国WaveLight公司鹰视酷眼准分子激光系统实施表面切削手术矫正近视和散光的50名患者共100只术眼分为连续性的两组,即前50只眼为第一组,采用波阵面最优化切削模式,将目标Q值设为与术前相同。后50只眼为第二组,应用Q值调整的个体化切削模式,增加负的目标Q值至-0.5或-0.6。所有患者年龄在20周岁以上,术前的等效球镜度在-1.00D至-10.00D之间,散光小于-3.50D,最佳矫正视力在20/25及以上。分析术前和术后3月的Q值、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球差、三阶像差均方根值、低对比度视力以及两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预测性,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术前与术后的Q值改变量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49),但是在安全性、有效性、预测性、低对比度视力、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球差和三阶像差均方根值的改变量等方面均未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与波阵面最优化切削相比,将目标Q值设为高负的Q值调整的个体化切削可以使术后角膜的非球面性更接近于术前,但是在其他的临床疗效评估指标的对比中没有发现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且两者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预测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