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持续性DME的病理机制及评价玻切手术治疗对持续性DME患者水肿消退、视功能恢复等的作用。 方法 7例(10眼)持续性DME患眼行经睫状体扁平部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除术,比较术前、术后6m患者视力、水肿程度、P100 潜伏期、中心300视野光敏感度、中心凹无毛细血管区(FAZ)面积等有无显著性差异,玻切标本分别进行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和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 玻切术后较术前患者视力提高、水肿程度减轻、FAZ面积缩小、P100 潜伏期缩短、中心300视野光敏感度改善。HE染色光镜观察可见:成纤维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胶原纤维等。免疫组织化学光镜观察结果:Collagen Ⅰ阳性8例、Collagen Ⅲ阳性8例、CK阳性8例、GFAP阳性8例、CD68阳性8例、CD34阳性4例、Actin阳性8例。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纤维样细胞、RPE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吞噬细胞等。 结论 1、持续性DME患者中存在玻璃体后皮质对黄斑区持续性牵拉因素,此牵拉因素在持续性DME形成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RPE细胞、胶质细胞、吞噬细胞等参与了玻璃体后皮质对黄斑区持续性牵拉因素的形成。3、玻切手术治疗可以解除玻璃体后皮质对黄斑区持续性牵拉,从而使患者ME、视功能等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