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作者:王莺   孙…  文章来源:上海和平眼科医院  点击数1272  更新时间:2006/7/7 9:25:30  文章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的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手术的特点,以及其临床疗效的观察。 方法 对21例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患者手术时,首先建立玻璃体腔灌注系统,以维持眼内压力, 然后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中可以见到前房的深浅出现异常变化。玻璃体腔硅油充填眼先行眼 内硅油取出术,然后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所有术眼均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手术中为减轻前房 深度的异常变化,应控制灌注压力及抽吸负压。对白内障核的超声名大振乳化操作应与后囊膜保持一 定的距离。 术后随访时间1—16个月。 结果 21例(21眼)均成功地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及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并发症主要有短暂角膜轻度水肿、一过性高眼压、个别病例玻璃体出血脉 络膜水肿、视网膜脱离等。 最后一次随访时视力均较术前有所提高,>=0.3者占52%(11/21),> =0.1者占80%(17/21)。 结论 曾施行过玻璃体切除的白内障患眼,由于玻璃体的广泛切除,术 中往往存在低眼压的问题,甚至可能发生眼球塌陷,因此术中建立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系统以维持术中 的眼内压、手术结束时保持眼内压,这样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超 声乳化手术的视力恢复还是比较满意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