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眼科中心 | 协和眼科 | 会议中心 | 医学资源 | 精美图片 | 眼科宝贝 | 协和论坛 | 淘宝网店 | 会员中心 | 帮助中心 | 金币换眼科点 | 申请专业权限 | 
最新公告:     本站新域名:http://www.eyecn.net  [毛进  2006年5月29日]        
您现在的位置: 眼科医生网 >> 会议中心 >> 第10届全国会 >> 眼科药理10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维甲酸缓释系统预防兔眼后囊膜混浊的实验研究         
维甲酸缓释系统预防兔眼后囊膜混浊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爱明  … 文章来源: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山东省青岛市燕儿岛路5号 266071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28 15:54:43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缓释系统(atRA-DDS all trans Retinoic Acid drug delivery system )预防兔眼后囊膜混浊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方法 1)新西兰大白兔40只40眼,随机分为4组,行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术。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载体对照组,C组为500ug atRA-DDS结膜下植入组,D组为500ug atRA-DDS后房植入组,每组10眼。术后12周内在裂隙灯显微镜、眼局部组织病理学检查、电镜检查,房水中的药物浓度,晶状体后囊膜的湿重。 结果 1)术后12周A、B、C、D组分别有10、10、10、4眼出现后囊膜混浊,4组间后囊膜混浊程度比较,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X2 =25.619 P=0.000);上述4组出现后囊膜混浊的的平均时间分别为8.000 ±0.943,7.900±0.738 22.800±1.932,57.500±3.000天,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F=115.206,P=0.000); 2)术后各时期C组房水中全反式维甲酸药物浓度均<2.5000 ng/ml; D组房水中的药物浓度均值分别为103.605±60.494 ng/ml;3)术后12周时,四组后囊湿重的平均值分别为146.143±17.004,116.571±22.766, 61.143±25.295, 143.857±14.893mg,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F=26.231,P=0.000); 5)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D组后囊膜细胞增生不活跃,各组结膜、角膜、虹膜、睫状体和视网膜结构完整,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抑制后囊膜混浊作用与房水中药物浓度密切相关,结膜下500ug atRA-DDS植入只能部分抑制和延缓后囊膜混浊发生,不能终止其发展;500µg atRA-DDS植入后房可有效预防术后后囊膜混浊的发生,对眼部组织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给药途径。
会议投稿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08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05085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