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知识 >> 眼科专业 >> 眼科专家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组图]中山眼科中心葛坚教授         ★★★
中山眼科中心葛坚教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丁香园 点击数:7967 更新时间:2006/5/14 21:38:54

葛坚教授横跨眼科学术界与管理界,从小喜爱文学的他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一种人文主义的冷静与热忱。专长跨越复杂青光眼治疗、青光眼发病机理研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再生研究、干细胞研究、近视眼发病机理研究和眼科机构的管理。葛教授现任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部(中山医学院)副主任(副院长),中山眼科中心主任暨眼科医院院长,随着2003年年初再次当选,他也将成为迄今为止任中山眼科中心主任时间最长的管理者。

前言
葛坚教授横跨眼科学术界与管理界,从小喜爱文学的他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一种人文主义的冷静与热忱。专长跨越复杂青光眼治疗、青光眼发病机理研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再生研究、干细胞研究、近视眼发病机理研究和眼科机构的管理。葛教授现任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部(中山医学院)副主任(副院长),中山眼科中心主任暨眼科医院院长,随着2003年年初再次当选,他也将成为迄今为止任中山眼科中心主任时间最长的管理者。

壹、早年历练——自小好文亲翰墨
我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教师,母亲是出纳,和医学没有什么联系。不过,我岳父是一位著名的泌尿外科医生,现已过世。我岳母是知名药理学专家。我们50年代出生的人,童年和少年时代鲜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事情,还未成年就遇到***,上山下乡。我属于老三届,读到初中毕业就下乡了。1978年从江苏苏州医学院毕业留校,在苏州医学院附属一院眼科任住院医生。
现在回想起来,我走上学医的道路纯属偶然。我向来对文学很感兴趣,不管是古典文学还是现代文学,而且喜欢写点东西。我们那个年代的人都喜欢思考,所以我本来是打算进中文系的,后来却阴差阳错进了医学院。我当初对医学真没有兴趣,不过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不可能再去挑三拣四。好在医学虽然属于理科,毕竟跟文学还是有点相近,它是形象思维跟记忆并长的一门学科,所以也比较适合我。另外,医学需要理智,学医会让人慢慢地变得理智起来,这一点也很适合我。学院对我们这批留校的“工农兵大学生”还很重视,专门批准我们复读贰年,其中一年要学生化、生理、病理、生物、药理、病理生理等8门课程,而且正好与78年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学生同桌,相互间确也蹩着一股劲,比着读书,较劲。那时大家学习都非常努力,都是全身心投入,晚上毫无例外肯定是去图书馆学习。现在的学生不同了,去的地方多了(笑)。尽管同学之间年龄差距很大,但大家相处却都很和谐很团结,都相当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可能我的记忆力和理解力相比其他同学要稍好一点,因此当时我们这一帮人在学校里还是小有名气的。
在苏州医学院学习期间,对我各方面影响比较大的老师有我们的班主任、教生化的教授和教妇产科的教授。尤其是班主任,直到现在我还能感觉到他对我的影响,特别表现在他对人的关心:他不仅在学习上关心你,还关心你的生活,你的成长,并对你将来的发展给出建设性的指导,所以我们当时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师生关系,而且也包含着长辈对后代的人文关怀。教生化的老师对我的影响主要是在学习方法上,她进一步培养了我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因为当时生化是比较难学的,我记得当时生物化学的两本教材,每本都有砖头这么厚,要花很多时间去理解那些内容。记啊,背啊,做习题啊,还有很多问题,这样跟老师接触就比较多,不断地学习老师的方法,例如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法,怎样把那些复杂的问题化解为各个简单的问题再一一解决的方法。到考试前复习时,只要翻开生化、药理、病理、生理等教科书目录,整章的内容都会从记忆中出来,书就越读越薄了。我在这方面学到很多东西,到现在我还是一直在应用这些方法来化繁为简的解决一些问题,把握临床基础研究的发展趋势。
我想那几年是最关键的年代,对我们的成长及我们的人格培养有重要的影响。我们这一批人,当然比起上一代人或许会好一点,但跟现在的学生没法比,现在的学生思想敏锐、教育系统、眼界开阔、知识结构完整,他们的路顺多了。不过,我们的社会经验相对而言会比他们丰富:我在农村耕过地,种过田,四十度高温天气,顶着正午的阳光,血蚂蟥叮在腿上,***在鄱阳湖边的田里拔草,那时也就十七岁;我也去过农机修造厂做过锻工,就是打铁工人,甩榔头,都是最底层的工作,吃过各种苦,所以后来有了上学的机会就特别珍惜,而且对于物质生活要求不是很高。

贰、选择眼科——无心插柳柳成荫
当时在读医学院时,我也没想过日后的发展。我自认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且胸无大志,没考虑过将来会怎样。(笑)只是想读完书能够找一个比较好的位置,做个医生,不管什么医生都可以。我们妇产科老师当时曾经建议我做妇产科医生。她是我们苏州医学院著名的妇产科教授,她觉得我比较好学,带我们去实习的时候就问我有没有兴趣做妇产科医生,她说我个子比较高,手又比较长,特别适合。
毕业后我就留校了,当时我们同届的有十几人留下来,有进外科的,有进心外科的,有进五官科的。当时我还想多读点书,不想过多投入到工作中去,认为学眼科或许有较多空余时间学点东西,写点东西,于是就进了眼科。我那时还是很喜欢文学,喜欢写东西。我当时选择眼科全然不是出自兴趣,而是形势所逼,因为留校是最好的一种选择,苏州医学院属于核工业部(二机部),如果不能留校就可能被分配到穷乡僻壤去。我既不是出生于医疗世家,也没什么远大志向,当初的选择完全是一种偶然性。
回首二十多年前的选择,假如时光倒转,而且我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我可能不会选择做医生。当然做医生我也可以做得很好,但我认为还有更适合我的工作可以做。我比较适合做些文字性的工作,做一些分析、思考及理性的东西。我现在还是比较喜好文学,特别是一些带着理性思考的,如历史文学等。当然传统文学和现代文学,我也都愿意去接触。我读的书比较杂多。
眼科医生做了没多久我就考研究生了。我考研考过两次,第一次考的是基础学科病理生理学研究生,差3分没被录取。第二年再考就考入中山医科大学。我的导师是全国青光眼学组的组长周文炳,青光眼权威。那年(1982年)周老师就带我一个研究生。那时全国研究生都不多,连续三年周老师每年都只带了一个。当时能考上研究生很不容易,学校也很重视培养,我们自己也很努力。那时读书压力也比较大,课程也多,我们要修满30个学分才能拿到硕士学位。三年的时间就是宿舍、教室、医院或图书馆这样三点一线,很少有其它的应酬。我们当时边读书边做临床轮训,时间排得很紧凑。
85年硕士毕业后,我被分配回到苏州医学院附一院眼科,当时我的档案也已被送回到江苏省卫生厅。周文炳教授让李绍珍教授来找我,说有个机会让我继续读博士,于是我就成了周文炳教授带的第一个博士。我花了五年时间拿到博士学位。现在硕士考进来,硕博连读5年,就是博士学位了。我读的是双学位,用了8年时间,我想确实需要读那么长时间才行。当然我并没有影射现在的博士能力、水平不济,不是这个意思,但我感觉现在不管博士也好,硕士也好,论文写得不够好,大概不是内容不够充实,也不是没有创新思想,更不是没下工夫,而是写作能力的问题,不会用一些简洁明了的语言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也不善于把自己的研究结果进一步升华,往往就事论事,不能很好地总结出一个理论。这是写作的功底,也是因为训练时间太短。听说北京一些大学在考虑延长博士生的培养时间,主要是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加强博士生的专业训练和技能训练,另外是想通过学习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这样可能会好一点。
这八年的训练对我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至少我学会了两种对我日后的临床实践、科学研究乃至医院管理都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首先是学会了怎样独立思考地去从事一项工作:选择目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付诸实施。这种思维方式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我的科学研究上,技能训练上和对人的管理上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第二个方面就是树立了自己的学术道德观并且尽力去倡导维护。现在我不仅对我的学生灌输这种思想,在医院的管理上也加强了这方面的内容。我的观点是做学问首先要做人。科学研究也好,学科建设也好,人才培养也好,虽然是要不断地处于一种怀疑状态,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总归还是要诚实对待。这是一个道德问题。现在我正在思考,怎样来加强这种学术道德的培养。有人归纳现在学界有四躁:浮躁,焦躁,急躁,暴躁,而且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吹到学术界来了,所以这是一个急需整顿的问题。大家要有这样的心态:写不出文章不要急,慢慢学;发不了文章就不发,不要去做假剽窃。我在很多场合反复讲科研道德,我的导师周文炳教授就是这样教育我的,因此我不但对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是这样,对医院管理也是这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千万不能过分追求表面的、形式的东西。
这两点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比如说我喜欢低调、理智的处事方式。我有一个博士生,前两天去美国耶鲁大学作博士后去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原发性开角青光眼与激素性青光眼TIGR基因突变筛选、克隆与序列分析》获得了200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之后中山大学派了校报来采访,我也讲了这个事情,强调了机遇、偶然性、兴趣还有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对科研工作的影响:在科研工作中功利心不能太强,必须静下心来,要耐得住寂寞,心态浮躁的做不好。当然还要讲究方法,还要保持兴趣,保持好奇,要花时间。有人说,科学研究就是喝咖啡、喝茶喝出来的,科研本质是“富人的游戏”。当然这话不一定对,不过却有它合理的成分,因为喝咖啡喝茶必须有时间,而且身心放松,功利心不强,主要是为了兴趣。科研者只有不为生计所困,不为名利所扰,才能切切实实地进行工作。

叁、眼科中心的发展——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我90年毕业后就留下来做医生,首先做了三年硕士生导师,带了三批硕士毕业,94年破格提升为博士生导师,算比较早的,同年我开始做副院长。有人说我是眼科中心历史上第二位做院长时间最长的,94年到98年做副院长,99年做正院长,2003年1月份换届的时候又继续连任,任期将至2006年。我是眼科中心第五代院长。我做副院长的时候主要负责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97年开始负责筹建视光学系,因为当时我正好分管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在视光学科建设方面我花了六年时间。从97年一直做到2003年8月,我们视光学系的发展不错,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视光学系诞生至今已有6个年头,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了。现在眼科视光学系有新任命的主任,有新思路,会有更大的发展。
中山眼科中心目前在全国这种地位的形成是有其客观原因的,一是历史、地理的因素。我们有很好的历史沉淀,从创办至今整整50年,其间经历过五代人的共同努力,尤其第一代创始人陈耀真教授功不可没。从1927年开始就在美国最著名约翰霍普金斯Wilmer眼科研究所工作,他是第一个在该所受聘的中国籍研究员,65年成立眼科医院,83年成立眼科中心,都是他思想的延续。同仁历史比我们更长,也有毕华德、张晓楼等教授,但他们对同仁的影响可能没陈耀真教授对中山这么深,这么系统。当时美国在眼科方面比我们先进很多,陈教授就把国外的一套引进来与国内眼科结合,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相比之下我们现在做事就比他们当时容易得多,不管是医院的规模,还是效益、影响现在都大了很多,这些都得益于他们当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地理上,很重要的一个条件是中山眼科中心正好在广东。改革开放广东起步较早,政策比较宽松,特别是医疗体制改革早期,广东的发展是很快的。第二,我们的学科建设在全国影响这么大,是因为我们很早就建立了完整、系统、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我们现有12个专业,每个专业都有一批专家教授(博导18人,研究生导师47人),而且我们有10位教授在担任全国不同眼科学组的组长或副组长,整体综合实力比较强,这是我们医院独特的优势。第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相当妥善地处理了科研、临床、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的关系。我们很好地解决了从事科学研究、基础研究人员的福利待遇、利益分配问题。我们有配套措施,还有奖励,保证研究人员的奖金和同等的临床人员处于相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人才。现在眼科中心已经聚集了一批人才,非但没有人才流失,还不断有新人进来。为了留住人才,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我们也非常注意设备的更新和技术平台的建设。97年、98年是中国眼科发展最快的时期,我们抓住了这个机会,大量资金投入在设备方面。我们设备更新是很快的,两年更新一次,你可以发现任何最新的眼科仪器与设备我们医院都有。
在广东地区我们眼科中心是有影响的,我们这里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基地,但我认为我们眼科中心对全国的示范作用不强,因为没有哪个医院拥有我们这样的条件,天时、地利、人和结合得这么好,因此对于其它医院的启示性不是很强,只是地区性眼科中心,但是我们这种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态度和宽松民主的气氛至少是一种声音吧。

肆、当前的管理目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当前我们的主要工作目标是逐渐完善临床运转机制,个人分配机制,医院管理机制。一个好的医院要靠机制去运行,而不是靠某个领导去管理。领导的任务是制定规章制度,完善机制,让医院自己运转,而不是事必躬亲。眼科医院的现状及其发展,或是眼科医院的声誉不应该因领导的更替而变化。它应该始终在发展,效益始终在提高,这样才真正达到了目标。
要建设一流的眼科中心,就需要一流的管理。最近我们把13个行政管理科长全部送到美国去参加AAO会议,参观两个知名眼科医院,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他们回来都说早就应该出去看看了,真是大开眼界。他们意识到要保证医院的良性运转,就要加强管理,完善机制,将来用机制来运行这个医院。这种观念的东西你不能强加给他们,而要让他们自己亲身去体验一下,回来后他们会自觉或是不自觉地推动认识,以后可以更好地为医院的发展服务。自我出任中山眼科中心主任暨医院院长以来,我没有豪言壮语,也没为中山眼科中心的发展设定什么宏伟目标;我是重实际效果的人,至于我做得怎样,在第一任结束时已经有评判了。当时组织了一个全院投票,讲师以上都可以参加投票,可以选自己心目中的人选做院长,我很荣幸地得到大家的认可。现在眼科中心不仅在经济效益上,其它方面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临床发展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也在不断地发展。基于科学统计的数字报告,从1998年到2002年是眼科中心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当然这和眼科中心全体员工的努力,校领导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我们2002年有个报表告诉我,在编员工人均收入8.8万,包括岗位津贴,基本工资和其它福利,正教授这一级的平均年收入在16万左右,副教授这一级平均年收入在13万左右,高的还不止,做手术量大的,可能收入更高。
我在第二任期当中有两个目标:一、是想把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争取过来。我们眼科中心现在什么实验室都有了,惟独缺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我们现在已经有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教委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现在我们这个目标可以说已经实现了一半,我们已经是科技部和广东省科技厅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一期建设已经完工了,第二期实验室装修完毕后(实验室面积将超过3000m2,总投入到3000万元),就可以申请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出意外,这个目标应该是可以实现的。第二个目标是改制,这个难度要大一些。配镜中心我们已经改制过了,只等上级部门批准即行。配镜中心现在是一个独立法人单位,年营业额超过5000万,经过改制,眼科中心占55%的股份,员工占45%的股份,每人一股。这样就成了眼科中心和中心的员工共同持股来管理这个配镜中心。现在管理得很好,以前眼科医院的验光师可能给病人验好光之后让病人到外面他和别人合伙开的眼镜店去配镜,现在不允许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这种现象基本上没有了,现在90%的眼镜都在我们配镜中心配,这样对员工及眼科中心都有好处。我现在也想在医院尝试一下改制,但必须是在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或者说国有资产增值,保证完成国家规定的基本医疗任务的前提下进行。改制也不是全部改,国家控大股,我们适当地拿一些股份出来给医生护士,让大家共同参与管理,这样也有利于眼科中心的进一步发展。我目前考虑的主要就是这个问题,至于眼科医院病人多少,收入多少已经不用多费心了,因为医院已经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作为院长只需让其沿着轨道行进,少犯错误即行。

伍、眼科机构的管理——以人为本
回顾我已在任的10年,不敢讲给医院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至少给医院的发展设立了一个方向,设立了一面镜子。大家评论眼科医院这几年的制度是最宽松的,或者说是最自由的,我不敢讲是最民主的,但是宽松也是必然民主的。第二、我对眼科中心的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起了一个推动作用,特别是科学研究基金的申请。现在对科学研究的重视、关注和投入已经成了全中心的共识。第三、到目前为止我们这个领导班子应该是眼科中心比较公正廉洁的一届。这也不是我的评论,是大家平时反馈的信息。我在第二个任期中(2003年~2006年),主要抓的就是制度和机制:执行已有的制度,修改其不合适之处,引进并推行其它单位经过验证的行之有效的制度。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在医院里培养一种团结的气氛,尽量完善并执行医院的制度,减少个人的不规则及非理性的管理方法,让坏人在这样的制度里不敢做坏事。你不可能把坏人变成好人,但可以让坏人不敢做坏事,好人可以做更好的事。另外,我们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体制改革以后,各种形式的民营或私立医院很快就会涌现,大家争夺的焦点首先就是人才。人是一个主要的载体,也是实现目标的一个枢纽,没有人,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我现在尤其担心眼科界的人员流动。眼科是个体化行为比较明显的一个职业,眼科医生不需要协调,带个护士,他就能做手术了。因此,医院如果留不住人的话,说散伙就散伙了,大厦倾刻倒塌!现在我们正根据相关的文件和精神,准备出台一些政策,把职权分清楚,比如兼职的问题,如果是合法的,合理的,可以兼职,但不能影响医院的本职工作。医生应该处理好个人跟集体、单位的关系。有地方请你去兼职是医生的荣誉,也是医院的荣誉,应该发挥你的作用,为更多的病人服务,不是一棒子打死与一概不许,但你一定要处理好这种关系。其次,一定要加强内部人员的流动,人员的交流,假如医院能改制的话,我们会考虑院系之间的交流,甚至跟上海、北京之间的人员交流,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专业人员,都应该这样,没有必要搞封闭。

陆、感悟——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至今为止,我的人生历程中有两段时期对我个人来说是比较压抑、比较痛苦的。第一段是作为知青下乡在农村的时候。开始的时候热情很高,但到了农村,天天背靠土地,面对大山,就感到很彷徨,很痛苦,因为看不到前面的路是怎么样的,也不知道明天会怎样,说不出的无奈和无助。当时谁也不知道***会持续多长时间,你将来会往哪里去,都不知道。不过,痛苦也是一种体验,你要经过一段磨练后成长,你的人生可能要更丰富些。这段经历至少培养了我一种能吃苦耐劳的精神。我这人对生活的要求不高,我住什么地方都可以,吃什么都行,我没什么要求,我经常说有吃就不错了,你还要求什么呢?所以我比较注重自己的内在追求,不是那么看重物质。
另一段感到比较痛苦或苦闷的时候是我硕士毕业读博士的时候。面临人生的一个大选择:因为我父母在上海,兄弟姐妹都在上海,我太太在苏州家里等我,再说家里经济状况和生活条件都不错,回去一样有很好的发展。选择读博士也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但是还要很漫长的5年,而且以后到底怎么样还不知道。当然现在回头看看,读博士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当时选择的时候,心理上还是比较痛苦。
这些经历很好地培养了我的“鉴赏”能力。我去美国进修时,管理经验丰富的眼科中心研究主任对我说,作为管理者,其实就两条原理最为有用:一、要根据你的考察判断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好的,比较好的,一般的,比较坏的,坏的,太坏的等等;二、然后很好地把他们组织起来,让他们去完成各种目标(Discrimination & Organization——鉴别与组织)。他一讲我就有了理论上的认识,而实际上我们以前也是这样做的。
现在我比较引以为豪的是我具备的“鉴赏”能力。看一个人或看一件事基本上心里有数,这人、这事大概怎么样,就像有时你看一段文章,就大概知道整篇文章是好还是坏。其实这也是经验,因为我经历的事情比较多,阅历也广,农村最底层也呆过,然后读大学,考研究生,硕士,博士,一步步走到今天,也去过很多地方开阔了眼界。总而言之,一个是通过磨练造就我的豁达个性;另外关键的一点就是培养了一定的品味。我自认为我这两点都在一般人之上。(笑)

编后记
葛坚教授具备了眼科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但葛教授比其他眼科学家多了不寻常的管理经验,喜欢文学与写作的葛教授在采访中表现出了将人文精神融入到眼科管理工作的思想,长期累积的管理经验和对眼科临床和研究工作的深刻理解结合起来,成为了他不断推进眼科机构管理改革的动力。在访问过程中,葛教授一直不忘提他对文学、哲学,尤其是对历史文学的喜爱,他说这是他的兴趣,也是他思想的源泉。

葛坚教授
眼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青光眼临床与基础研究20年,在青光眼的临床早期诊断、恶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青光眼及激光治疗青光眼方面颇有造诣,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青光眼发病机理、视神经损伤与保护、干细胞在青光眼中的应用、青光眼基因筛选等领域做了深入的研究。先后获得973子项目、863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基金资助。先后于香港大学医学院解剖系和美国肯塔基路易维尔大学Lions眼科研究所进修,现任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 ,青光眼专科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委员,中华眼科学会第七届常务委员,中华眼科学会广东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眼科学会青光眼学组副组长,《中华眼科杂志》副总编,《眼科学报》主编。 
 

眼科资讯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眼科资讯:

  • 下一篇眼科资讯: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