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知识 >> 眼科医生 >> 网络教育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袋内劈核术       ★★★★
钩刀劈裂法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袋内劈核术
作者:卜继普 文章来源:网络分享 点击数:4475 更新时间:2009/6/28 22:39:05

钩刀劈裂法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袋内劈核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卜继普,陈向东,吴柳青,肖羽辉,彭素霞,杨琰,胡珊    作者单位:(410300)中国湖南省浏阳市眼科医院
【摘要】    目的:设计一种合理的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袋内劈核方法应用于临床,并观察其效果。方法:用自行设计的劈核器械和术式行III级核以上白内障囊袋内劈核。随机将III~V级核白内障399眼分成两组。囊袋内劈核组(实验组)211眼,前房内劈核组(对照组)188眼。实验组及对照组均行连续环形撕囊(contrnuous circular capsulorhexis, CCC)充分水分离,实验组在粘弹剂的保护下用钩刀劈裂法行囊袋内劈核;对照组将核旋出囊袋浮至前房,在粘弹剂的保护下用双刀水平面劈核法,行前房内劈核,均劈成两块核瓣。扩大切口至5.5mm,用3mm圈匙娩出核瓣。观察两组术后1,7d视力、术后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第1d视力及术后反应,术后近期并发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术后第7d视力,并发症和角膜散光度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袋内劈核比前房内劈核术后短期反应更轻,并发症少,是一种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更合理的劈核方法。同时可作为超声乳化手术初学者过渡术式。

 

3讨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技术近年来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但目前的手术术式仍存在某些缺点和重要的并发症,如术中角膜内皮损伤、切口过大(超过6mm)、术后散光等,仍需要加以改进,以期将术中损伤及术后并发症降到最低水平。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技术的关键环节就是核的处理。即在基本不损伤角膜及后囊膜的情况下将核劈开一分为二、三,甚至更小核块使之能顺利通过5.5mm以下隧道切口,我们在做超声乳化劈核时用钻洞劈裂法,采用自行研制劈核器械如同超乳术行非超乳囊袋内劈核。

    本实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d和第7d的视力,并发症等进行了观察,其术后第1d的角膜水肿,虹膜色素脱落,高眼压情况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而第7d的视力并发症等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非超声乳化囊袋内劈核技术—钩刀劈裂法具有以下优点:(1)劈核方法设计合理,囊袋内劈核远离重要的角膜内皮组织,基本不构成对角膜内皮的损伤,术后第1d的视力明显优于前房内劈核者。(2)显著减少了在前房内的操作,本法仅在出核时经过前房,保证了角膜内皮最大限度不受损伤。(3)本法切口在角膜缘后约0.5mm的巩角膜隧道,无需做结膜瓣及电凝止血,切口容易愈合,简化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4)易于劈核,不会造成后囊膜损伤,通过充分水分离及将部分皮质冲出眼外,后囊膜与核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只要术者双手操作配合得当,不易造成后囊膜破裂。本组劈核时后囊膜破裂发生率仅为1.4%。证明本劈核方法是安全有效的。(5)根据患者的需求可以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本法可以重复多次劈核,将核有限的分为最小单位通过3.5mm隧道切口娩出,植入可折叠人工晶状体。(6)可以作为超声乳化手术初学者的过渡术式。由于超声乳化手术需要双手协调配合良好,本术式与超声乳化术式有相同之处,从切口到撕囊,到囊袋内劈核操作均与超声乳化相仿,可以培养初学者的双手协调性,缩短超声乳化术的学习曲线。(7)手术时间短(6~12min)表面麻醉即可以完成手术,减轻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和麻醉并发症。

 

   
  手术技巧和注意事项:(1)正确掌握隧道切口长度与宽度。本法切口应在12∶00方位角膜缘后约0.5mm作巩角膜隧道切口,长度一般在2.5~2.75mm为宜。切口宽度为5.5mm,如核硬而大者可以将内切口扩大至6~6.5mm便于娩核[3]。(2)劈核是关键:左手先从侧切口进入劈核钩于前房内,右手从主切口进入劈核刀刺入12∶00方位晶状体核近赤道部,左手将劈核钩伸入到6∶00方位囊袋内核边缘处钩住核缘,两手向心性稍用力,当双手器械在核中心相遇后再向两侧做辦开的动作,将核劈开,切忌向下施压。
   
  本方法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和推广,特别适合我国国情。

 

眼科资讯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眼科资讯:

  • 下一篇眼科资讯: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